跳转至

【Blender科研绘图】案例4-CNT|碳纳米管#

0 前沿

嘿,朋友们。

这期给大家讲解 CNT 碳纳米管的建模及渲染过程。

难度:⭐⭐(需要知道最基础的知识,已经了解如何移动、旋转、缩放模型)

阵列修改器/粒子修改器/**[[骨架修改器]] / [[无背渲染]] **

视频版教程在底部~

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科研知识分享公众号:萤火科研

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群,进行咨询,我们会及时反馈你的问题,来帮你制备出案例效果~

1 建模过程

我们使用的 Blender 最新版本 2.92(以后我们的教程会坚持使用最新版本的 Blender)

首先我们新建好一个文档,按 A 选择所有物体,然后按 X 快捷键进行删除

Shift+A 新建一个【圆环】,如下图所示

注意点:添加好【圆环】之后点左下角的‘添加圆环’打开二级菜单,如下图

将顶点数目设置为 6,此时圆环变成了 6 边形

然后点击键盘左上角‘~'进入视图选择,选择顶视图(有小键盘的朋友可以点小键盘的数字 8 快速进入顶视图)

按 Tab 或者在左上角选择编辑模式从而进入编辑模式

按上排数字键盘进入点选择模式,然后按 A 进行全选所有点,按 F 键,可以将所选点填充为一个面

注意点 / 难点:按 Shift+D 进行复制,将复制出来的六边形拖出来后,按右键取消移动,下图展示了 Shift+D 移动鼠标状态下模型复制的情况。(注意此时必须要在编辑模式下进行)

上一步按了右键之后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六边形,其实此刻是两个六边形重叠在了一起,所以只能看到一个

选择下图所示的点(六边形右上方的小白点),然后按快捷键 L 进行加选(必须先选择点,然后再按 L)(按 L 系统会自动帮你把电脑认为是相关的部分选择,按两下 L,或者更多次 L,选择就会继续扩大选择)

上一步选择好之后,在菜单栏上面或者下面那个链条选项下勾选活动元素

此刻,分别按 R, Z, 然后输入 120(R 表示旋转,按 Z 代表绕 Z 轴旋转,120 代表旋转 120 度),输入完之后按 Enter 进行确认(这是让六边形绕着这个选择的点进行旋转),效果如下图

复制好之后,继续进行复制,然后按右键取消移动(选择右边的六边形,如果你不小心取消了选择,那么你在右边的六边形上面随便选择一个点按 L 就可以自动选择整个六边形)

之后选择如下图所示的小白点的位置(和刚刚小白点是同样的位置,其实不一定选择下图推荐的小白点,选择其它点旋转也可以,但是角度可能需要变换一下),按 L 进行扩选,最后再分别按 R, Z, 120 输入完之后按 Enter 进行确认即可得到下图    

同样的道理,将上面复制出来的第三个六边形进行复制,随便在其上面点一个点,按 L 进行扩充选择,Shift+D 进行复制,按鼠标右键取消选择,最后在下图所示小白点的位置点击

再按 R,Z,-120 按 Enter 进行确认得到下面阵列

此时按 A 全选所有的六边形,因为复制出来的六边形有边和点是重合的,所以我们按 M,选择按距离进行合并距离很近的边和点

然后再按 Tab 回到物体模式或者左上角选择退出编辑模式进入物体模式

在右侧添加【阵列修改器

分别将数量设置为 6,相对偏移中的 X 设置为偏移 0.8,这一步的意思为让我们制作出来的模型沿着 X 轴移动 0.8 个自身的大小,最后再勾选合并可以优化模型

同样为了更清楚看清模型的边,我们在视图叠加层选项中勾选线框

复制完沿着 X 轴,我们再添加一个【阵列修改器】,此时将数量也设置为 6,取消勾选相对偏移,勾选恒定偏移,将模型沿着 Y 轴移动 3 m 进行复制,最后一定不要选择合并,否则模型会乱掉(3 m 是根据模型的大小算出来的,当然自己也可以试试大概为多少可以重合为下图)

选择物体之后,添加【线框修改器】,将厚度设置为合适值,这里推荐为 0.16 m,同时勾选边界范围优化边界模型的面(如果不勾选边界范围,大家可以换一下角度看一下边缘,可以发现会有缺面的情况)

现在边框骨架仍然为棱角尖锐的模型,我们添加一个【倒角修改器】,推荐将宽度设置为 0.3 m,段数为 2 或 3(段数也高骨架越圆滑,但是会提高系统资源占用)

然后右键点击模型,选择平滑着色,即可完成骨架

现在开始添加骨架上的原子,首先添加粒子系统,在右侧点击加号后,选择点击毛发

之后按 Shift+A 添加一个【经纬球体】,按 G,然后按 X 将球体沿着 X 轴移走(我们想添加一个球体并将球体附着在骨架节点上作为原子)

再回到粒子修改器设置部分,注意必须选择整个框架,而不是选择球体,在源中将发射源设置为顶点,勾选使用修改器堆栈,并取消勾选随机顺序,并在渲染里面将渲染为选项设置成物体,最后将实例物体选择为球体,具体可参考下图

此时,部分骨架交点可能有多个原子,只需要在修改器中调整粒子设置的位置到线框之前即可,我们的石墨烯就建好了

在此基础,Shift+A 添加一个【贝塞尔圆】,注意是贝塞尔圆,而非网格里面的圆环

按 R,按 X,然后输入 90,按 Enter,将其绕 X 轴旋转 90°

此时,点击石墨烯骨架(一定要旋转骨架之后再添加),添加【曲线修改器】,在曲线物体选项中选择贝塞尔圆。效果见下图

此刻点击贝塞尔圆环(注意不要选择骨架,去选择贝塞尔圆环)

按快捷键 S,对贝塞尔圆环进行缩放,大概是选择 3.312 倍,只要圆环首位相接即可

此时选择 CNT 骨架,一定要选择骨架而非贝塞尔圆环,将曲线修改器移动到粒子设置前面,同时可以添加一个【焊接修改器】,将其距离设置为 0.1 m 使模型更加完美

同时对球体进行平滑着色

2 材质添加

再在右上角的小漏斗图标将下图所示的图标进行勾选

然后在右上角,将球体的眼睛和照相机图标关掉,表示其视图和渲染不可见(注意一定是把球体,而不要把圆环的眼睛和照相机图标关了

按快捷键 Z 进入材质预览模式

然后取消勾选场景世界

选择球体,然后选择右下角的红色小地球图标,再按下图所示,点加号,点击新建添加的材质,在基础色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,可以调高金属度调高原子的金属感(随意选择)

同样选择骨架,添加新材质

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,然后调整差不多的金属度,同时大家可以自己试试次表面颜色和粗糙度。我们的模型和材质就彻底完成了

3 [[渲染设置]]

选择右下角小电视图标,进行渲染设置,将渲染引擎勾选为 Cycles,设备选择为 GPU(没有也无所谓用 CPU 即可),降噪随便设置,推荐为 OpenImageDenoise

同时很关键的一步,要在胶片里面勾选透明,这时候渲染出来的图片就为无背景的了

然后 Shift+A 添加一个【[[日光]]】,然后按 G,Z 移动合适的距离

选择右下角小绿灯泡,将强度设置为 10,然后取消勾选投射阴影(将不会产生阴影)如果觉得暗可以自己调高亮度或者再添加其它的灯光

最后 Shift+A 添加一个【[[摄像机]]】

有小键盘的朋友可以按 Ctrl+Alt+0(小键盘上的 0),将当前视图设置为摄像机,如果大家使用的是笔记本,可以按下图操作

此时点击右边的隐藏小箭头打开二级菜单或者按 N 可以弹出二级菜单

选择视图界面,勾选锁定相机到视图方位

然后就可以滚动滚轮和 Shift 来调整自己想渲染的角度了

最后按 F12,进行[[渲染输出]]

进行保存既可,导入 PPT 或者 PS 即可,可以自行调整对比度饱和度及亮度


志志朋

【Blender 科研绘图】案例 4-CNT - 碳纳米管 #Blender 科研绘图

视频号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g3ODA5MTk2Mw==&mid=2247484199&idx=1&sn=036d744caafe645f51b9f37bd0caa049&chksm=cf1848f3f86fc1e592ff4479f5de23efaad694b1a9e968a70cdd0127db8eae78f4635c99f196&scene=178&cur_album_id=1752875309680377865#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