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化环材
生化环材这类专业,争论很大,有劝退党,有科研党,到底问题在哪?
分析已经很多
作为一个也算见过点世面的,谈谈我的一点浅见,只是一个方面。给小学弟学妹们看看。
个人认为,生化环材,最大的问题之一,就是产学研严重脱节。
理工科里,最火热的莫过于计算机以及其相关专业。如果谈及成功人士,大多在Google, Microsoft, IBM,Amazon等大公司工作,做了什么项目。
而谈及生化环材,则是某某大学某某课题组的某某大牛,发了XX文章。
直观的感受,就是就业市场提供的岗位与学校培养人才的严重脱轨。每年大批生化环材的毕业生,除了深造的,一年又一年硕士博士博士后进高校继续从事科研外。大部分人则主动被动转行,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,这就是产学研的严重脱节。
去年有消息说要取消以论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,显然这是不靠谱的,没有论文,还有什么标准的评价体系呢?然而,如果以论文论,似乎又非常不合理。
生化环材这类学课,与数学物理机械电子这类学科不同。实验,经验依然为主,是个出活比较慢的行业,往往需要大量实验总结,需要大量经验,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,然而以论文为主导,以年轻的硕博为主力科研的科研方式下。为了追求论文数量,为了毕业压力,为了评职称的压力,为了拿终身教职,研究周期越来越要短平快,又必须为了发论文,强行补充大量所谓的机理解释,一切以文章为准,而不以实际应用为准,整个领域极端浮躁,越来越少有人和单位,能花上五年十年,认真总结,实实在在的做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。
众所周知,中国的材料学严重落后,但每年填坑材料的青年学子并不少,论文更是做到了如今材料学期刊,作者大半都是汉语拼音的地步。然而商业领域,有价值的专利,研究,依然掌握在国外的大公司手里。
在生物学领域,更是如此,中国填坑生物的学子非常多,然而药物的研发,依然掌握在美国,瑞士手中。
上个世纪,生化环材这类领域做出真正有价值的重大突破的,是杜邦,陶氏,柯达,巴斯夫,孟山都,甚至是IBM,Intel这类公司。
世纪初的人类基因组计划,不知有多少记得,六国联合科研团队,与塞雷拉公司的较量?
这些年,风头正劲的SpaceX公司,挑战了传统的国家主导的航天领域。
无数课题组做电池,各种层出不穷的材料,然而有谁能做到18650那样真正商业化的电池呢?
再看看令人羡慕的IT产业,强大的动力不仅仅是学校里发文章的硕博教授,更是60年代以来硅谷无数的创业公司,如果没有Intel, AMD,仙童这类公司,仅仅靠学校教授们的横向课题,靠硕博博后发的文章,我很难想象今天半导体产业会取得什么成就。
华为是中国创新公司的代表,5G技术世界领先,然而除了华为,还有几家类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?再数数美国,欧洲呢?
当然,即使是欧美,这些化工、材料、生物、医药公司,与遍地的IT,电子,通信,机械等企业相比,依然是有数量级的差距,吸收吸纳的中高端人才与学校培养出的硕士博士相比依然微不足道。而中国,差得更远。
有人也许会说,生化环材是基础学科,不需要考虑应用。对此我并不认同,事实上生化环材从最初的发展来看,就一直与应用、商业息息相关,并非是纯粹的基础学科,而计算机,数学,物理等学科,同样有相当基础,理论的部分,却并不妨碍在工业界的开拓,更不妨碍横跨工业界学术界的两栖人才比比皆是。而其他的诸如人文社科一类的纯基础理论的学科,招生量都是非常少的,既要招生量大,又无法实现应用,这属于严重的资源配置错位。
生化环材,什么时候,能做到由学校做科研,转向类似IT业这样的公司企业-学校科研并进,什么时候做到产学研互相促进,互相循环,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发展,生产有价值的产品,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,制造利润,自己在商业领域在市场里挣口饭吃,而不仅仅是申请各种科研资金,靠国家拨款(要纳税人的饭)生存,这类学科才有希望。
也希望更多的文章,作者署名和地址,不仅仅是XX大学XX实验室,而是XX公司XX项目组,像微软、谷歌、IBM那样,既能做得了商业应用,也能发文章,搞黑科技,这样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,才是产业生态链。
而一个公司,从上中下游,都能吸纳提供本硕博的就业都是海量的,无论学渣学霸,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,有脑力的出脑力,有体力的出体力,有劳动保障有规范管理,而不像像学术界,拿不到教职要么千老要么转行,一大堆所谓的硕士博士,做的是机器人一样的重复性劳动。
本硕博就业不再是比拼进了哪个高校哪个组,而是更多人带着技术创业,进入有价值有效益的企业工作。在企业里领着工资,五险一金做科研,按时上下班,加班付加班工资,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指导评价工作。而不是当下大多数科研都由导师-学生这种中世纪的学徒制度,科研好不好看运气看项目看老板。这类学科才有希望,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。
再深层次,就是金融问题。华尔街-硅谷,这样良性的投资循环,促进了IT企业的发展,最近华尔街投资生物,新能源的热潮据说也有开始。手机打字,这就不多说了。
但在当下的状况,除非有充分的了解,对自己的未来有评估和规划,否则依然不推荐学子报考生化环材这类专业,尤其是考分相对不高的学生。这类学科产学研脱节,学术界以外的对口就业岗位极其有限,研究领域内卷化严重,用孔乙己研究茴字的写法形容也不为过。一旦无法走上僧多粥少的教职科研岗位,则不得不面临转行的问题和压力,既然需要转行,为何当初不做好抉择呢
都说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郞”, 近年来“生化环材”因为就业情况不是很好且工作环境较为辛苦而被称为“四大天坑”专业。
“生化环材”是对应 **生物类专业、化学类专业、环境类专业、材料类专业**等四类专业的统称,那么这些专业真的如此劝退吗?我们看看过来人怎么说。
为什么说生化环材是“坑”呢?
生化环材的“坑”主要 指就业薪资较低,对口就业率低以及取得成功的成本较高,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。
以材料类为例,将“坑”概括为五个性质: 归零性、枯燥性、内卷性、危险性、偏僻性。
归零性——毕业后知识归零
枯燥性——科研、工作枯燥
内卷性——易停滞,技术难转化为产品
危险性——工作环境危险
偏僻性——工作地点偏僻
1.不断扩招,生化环材供大于求
**@网友:**大学排名主要看学科评估,以及Usnews,ESI,SCIE/SSCI收录文献…这些榜单。
有些学校为何大力发展生化环材?教授评选的最重要指标,就是Paper!生化环材paper产出多,论文多了,科研出成果了,学校排名上去了。
然后,学校更加大力发展,招生越来越多,然后读研保研越来越多:本科双非跳211,985、211跳985,985到top2加华五,985,211到中科院…然后一部分做课题傻眼,大部分毕业找工作傻眼,天坑专业就是这样循环发展的路子。
2.就业岗位无大幅增加
**@网友:**emmm……工作没有那么容易找到对口的,其实也找得到,只是相对比热门专业不太容易,而且薪资不是那么高,想当初自己也是高分进这个专业的,会有一种落差感吧。
**@网友:**生化环材考公务员基本火坑,大部分都有限制。例如化学只有海关和禁毒会招人,还不能调离岗位,其他的都是三不限。
**@网友:**天坑十条路,九条人不知,唯一知道的那条就是科研。天坑专业还远远没有触底。招生方面没有任何缩招迹象,甚至还在疯狂扩招,本硕博堆积越来越多,高学历人群也越来越多,但就业岗位远远不需要这么多,企业的岗位数量、质量却并没有增加。
3.工作环境确实不算太好
**@网友:**工作环境算是比较枯燥的,经常实验性一待就是一整天。而且有时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,所以选择的时候的要慎重一点。
@网友**:**某乎天天劝退,还是大批大批人跃跃欲试,排除极少部分的受益者和幸运儿,大部分一定要被坑一番才愿意跳出来或者一辈子自欺欺人。
生化环材好在哪里?
**当今社会的发展,离不开基础的科研,生化环材的科研也是。**这些研究者和相关从业者们都在默默的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,推动着社会的进步。
1.如果感兴趣,会很有归属感
**@网友:**你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回想一下你本科为什么报这个专业,想想初衷。所以,对于劝退这件事也要因人而异,并不能单纯地跟一些高收入行业对比。
对于我个人,本科化学,phd生物材料,工作在biotech做生物,除了环境没沾其他都经历过了。现在的工作虽然从收入上比不上cs码工,但是每天做的事情是我喜欢的,也是我的专业,很有专业认同感。
也曾幻想过如果去转行cs/金融了会怎样,我觉着即使收入会高一些,但是专业认同感这一项并不能满足我,总觉着自己是工具人。现在虽然我也还是工具人,但是上升通道是畅通明确的,单单是这一点就足够让我继续待在这个行业了。
2.生化环材获国家支持发展
**@网友:**生化环材农林海洋都是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,绝对不能放弃的,甚至要大力发展的,这种理念自然反应在高等教育之中。
3.干到顶尖,也可以成为大牛
**@网友:**如果你能成为行业大牛,各大生化环材企业挖你的时候,有专利有产品有分红有股份,生活还是挺滋润的。
“生化环材”虽然被广泛吐槽,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适合学习这四类专业,你可能不知道,一些学习“生化环材”的人已经凭自己的专业“暴富”。近些年,我国科研成果转化、科研专利转化加速进行,而“生化环材”类科研成果、科研专利的转让费却高得“惊人”。
**生化环材被称为天坑,主要是产生的心理落差让同学难以接受。**如文史哲等,就业虽然也不如cs、金融光鲜。很多人听多了生化环材的“坑”,就会很害怕一旦录取到这些专业,是不是就注定没有好的职业发展前程呢?
今天,我们就给大家捋一捋“生化环材”这些专业。
“生化环材”就业前景分析
01.生物工程
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。生物工程学科的专业性是很强的。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可能性不大,这确实是一个问题。本科生如果要直接就业,选择面确实是比较窄,大多选择和生物相关的行业,比如医药、食品、环保等部门。
当然如果录取到生物工程专业,也不见得就没有好前景。本科毕业出来考研究生深造,硕士、博士毕业之后就有机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型人才。当然,如果是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,也可以在医药行业、食品行业、环保行业就职,还可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。
02.化学工程与工艺
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是从19世纪末,由于化学品大规模生产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,是工科大类的一个重要学科方向。
那么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,可以到哪些单位就业呢?首先我们可以从事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,当然学历层次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。其次,我们可以到化工、石油、车辆、轻工、建筑、制药、食品等行业就业。除了这些科研教学技术工作之外,我们还可以从事这个学科对应的销售和管理工作。
03.环境科学与工程
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对当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、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革新改造,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。
现在国家都很重视生态环境,一直在提倡保护环境。所以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广的。可以去第三方环境检测公司,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工艺、环境咨询师、销售环保设备等等,一般进的都是国企和事业单位,待遇也是比较可观的。
04.材料科学与工程
大千世界材料无处不在,我们的吃穿住用行都和材料息息相关。
材料科学与工程从就业角度来讲,还是比较稳定的。很多大学就业率还是很高的。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毕业,可以到电子、电气、汽车、钢铁企业,还有石油化工、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设计、开发、管理和营销工作。如果考研深造,未来可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等工作。